close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標题很妙,叫作我终於和父親離婚了,作者的意思是她终於和父親斷絕關係了。

Sarah两歲時父母就分手了。離婚後,她父親不論精神上或是物質上都没有支持過他們母女俩,還每次見面都很惡劣。

Sarah說她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如果任何人對她像她父親一樣,包括老公,她會毫不猶豫的和他們斷絕往來,為啥她不能狠下心不理她父親?

心理學家的解釋是,這是我們的天性,父母會愛護子女,子女對父母也有忠誠感,所以人類才能延續下去。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祖母希望他們和好。

祖母是一個講話做事都很直接的女人,唯獨對這個兒子小心翼翼,因為她不想母子失和,因為她愛他。

很凄凉,不是嗎?

所以Sarah斷斷續續的一直跟她父親保持聯繫,然後有一天,當她懐孕六個月時,不知道說了甚麽惹惱她父親,做老子的竟然把身懐六甲的女兒推倒到墙上。Sarah說她差一點點就打電話報警。

事後有两年的時間Sarah没有跟她爸爸講話。

這個不長進的無赖兒子還哄得老母拿出相等於台幣一百萬元給他還債。後來祖母住老人院需要用錢時,無赖兒子然當拖拖拉拉的怎麽樣都不還錢。

Sarah說壓倒骆驼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當她在祖母過世後,發现她父親又哄得祖母把遗產獨留给他一人。當Sarah質問她父親時,這個無赖還大言不惭的說,老子的兄弟是銀行家,有錢的很,根本看不上這點錢。

Sarah說跟她父親打交道壓力太大,他太不可預测,她不敢讓孩子跟祖父有太多接觸,他也證實自己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無情無義的人,只會利用身邊的人,她终於下定决心跟她父親斷絕關係。

Sarah說她也知道她身邊好幾位朋友都颇不以為然,但她說 enough is enough.

心理學家說,不和的家庭比我們想像得還多,只是大多数人不願意誠實面對,也不願意多加討論,這點是中外皆然。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娜妮娜裏說的好,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各有不同的不幸福。

分享给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