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ion War  

年少時觀看好萊塢拍攝的二次大戰影片,片裡的德國兵向來蠢得很,我問父親為什麽德國人不自己拍?父親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有什麽好拍的。

現在我當然明白這有比戰敗更深層的意義。

對德國人來說,二戰時全國上下跟纳粹合作,系统的謀殺了6百萬猷太人,50萬吉普賽人,還有不知多少的殘障人士,這是難以承受之重。

但是年輕一代的德國人開始不耐煩背負他們祖父母,還有父母那一辈的原罪,開始有自信來詮釋二戰,還有他們國家的纳粹過去。

基本上這齣戲說的是,在希特勒掌權前,德國人跟猷太人一起長大,可能成為好朋友,甚至情人,而且二戰開始時,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這麽積極的想参戰,戰争期間不少德國官兵也開始質問為什麽要打戰?總而言之,此劇是從德國人的立場出發,而且是從同情的角度來詮釋二戰,德國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價啊。

話雖然說的没錯,但是還是難以解釋德國全國上下跟纳粹合作的事實,所以此劇去年在德國和奥地利播出時,被某些人嚴厲批評了。

此劇一開始是1941年的夏天,5個一起長大的柏林年輕人好朋友,因為其中兩兄弟即將從軍,他們最後一次相聚餞别。

很快的我們就知道,哥哥原本就是軍人,曾經在波蘭和法國参戰,他父親很以這個長子為傲,輕視書呆子的老二。

而媽媽很擔心老二,臨走時要做哥哥的發誓照顧弟弟,把弟弟平安带回家。

但是人生永遠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書呆子弟弟一開始就不看好打戰,他認為戰争只會激發人性中最醜陋的那一面,很不幸,這是事實。

但是随着時間流逝,他從一開始不肯作戰到不得不殺人,因為你不殺他們,他們就會殺你。

最後做哥哥的不知道為何而戰,成了逃兵,而弟弟戰死了。

5個朋友裡面的小妹妹,剛剛成為護士,很天真的要上前線為國服務,第一次手術時,看到戰争裡受傷的可怕情况,才知道打戰不是好玩的。

最後兩個朋友是一對猷太人和他的德國女朋友。

1941年的德國,一般德國人恐怕很難繼續维持和他們的猷太人朋友的友誼吧?

可憐的猷太人,父親一戰時為德國出戰,自認是德國人,但是在希特勒掌權的德國,猷太人不是德國人。

等到他想逃離德國時,局勢已經很艱難,他的女朋友想成為大歌星,已經搭上一個纳粹高官,她很有義氣的跟纳粹高官為他要了偽證,可惜這個纳粹高官是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的小人,他派人把猷太人抓起來,送往集中营。

猷太人從火車上逃走,参加波蘭反抗軍,不要以為從此他就安了,因為不少波蘭人也恨猷太人,好在反抗軍領袖賞識他,最後放他一條生路。

他的女朋友運氣就没有這麽好。

她從前線勞軍回來後就知道纳粹黨的宣傳是詤言,德國终將戰敗。

不幸她在公眾場合發表這不適當言論,後來她想威脅她的纳粹高官情人,就被情人捉起來關,最後即使盟軍已經快要解放柏林了,女狱卒對她說,你以為我們已經忘記你了嗎?她就在德國戰敗投降前夕被槍决了。

终戰後猷太人回到柏林找尋她,最终發現她已死了,而纳粹高官則已經變成公務員,"因為德國需要能做事的人",人生向來是這麽的荒謬無奈啊。

劇终打出這5個人的生辰年月日,我才知道這是改编自真人實事的電视劇,但是什麽是事實呢?事實是我們認知的事實,何况劇组拍攝此劇時,選擇的是導演和编劇的觀點。

無論怎麽說,德國人畢竟曾經真心懺悔,所以他們就像浴火重生的鳳凰,不像日本人,不願,不能面對過去,現在面對崛起的中國,不知何去何從。

 

 

 

 

 

arrow
arrow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