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自塑像  

草間彌生自塑像

我孤陋寡聞,以前没有特别注意過草間彌生這號人物,前兩年她應邀到倫敦開畫展,依稀記得在報張雜誌上看過她的介绍,大概知道她是以點點作風聞名的畫家,看了一些照片,覺得没有對她的作品特别有興趣。

直到昨晚看了BBC節目有關她的報導。

草間彌生的作品色彩鮮豔,多彩多姿,給人歡樂的感覺,讓我聯想到洪通,但是她本人终生為憂鬱症所苦,即使現在都已經85歲了,她說,每天還是需要舆自殺的念頭拔河,

草間彌生來自一個富裕的日本中產階級家庭,是家中4個小孩裡的老幺,原本應該是倍受寵愛的嬌嬌女,可惜父母婚姻不和。

父親婚後外遇不斷,母親顯然很困擾而不快樂,竟然指使10歲小小年纪的彌生,去窺探爸爸的一舉一動,是不是這樣誘發了草間彌生的幻覺和憂鬱症?還是她本來就具有敏感的藝術家體質?這我們就不知道了。

草間彌生從小就展露繪畫的天份,10歲就立志成為著名畫家。

20歲時期她的繪畫非常陰沉,反應出她内心裡的黑暗騷動。

後來她厭恶日本畫壇保守壓抑的氣息,遠走當時最開放的纽约。

她在纽约學習成長,奠定了一個前衛藝術家的身份。

回到日本後,草間彌生孜孜不倦的繼續畫畫和寫作。

觀看她畫畫令人讚嘆,一筆一劃好像得來全不費吹灰之力似的,就完成了一幅幅的佳作。

但是她的憂鬱症一直如影随形,始终揮之不去,她已經住在東京的心理治療所中40年了,而且她的房間窗帘都關得緊緊的,她說,如果房間不保持黑暗,她就没辦法安心睡覺。

表面上,草間彌生是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她的一幅畫現在可以賣出上百萬英鎊,但是她一直為心理疾病困擾,這是幸還是不幸?

她說,繪畫是她的救贖。

之前在英國雜誌上看到一位作家半開玩笑寫的,如何成為作家的五項教戰守則。

第一項就是,有個不幸的童年,如果没有,再不濟也要有個痛苦的成人生活。

這位作家說,這樣你才有足够的經歴和題材來寫作。

是不是要吃盡苦頭才能成為傑出的藝術家?答案應該是因人而異吧。

 

 

 

 

 

arrow
arrow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