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是Good Friday,復活節假期的第一天,跑去看一齣現代舞劇-童話長髮姑娘,號稱是全家大小都能欣賞的,但劇裡有不少的性暗示。

看戲前,上網復習了一下長髮姑娘的故事,發現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象徵,很有趣。

長髮姑娘》(德文:Rapunzel),是格林兄弟所蒐集的一個德國童話。

一對一直想要有孩子的夫婦住在一個巫婆所擁有被圍牆所圍起來的花園旁邊。有一天,懷孕的妻子注意到隔壁的花園裡種了一些萵苣,妻子便極度渴望能夠吃到這種萵苣,於是丈夫便連續兩個夜晚闖進巫婆的花園裡為妻子偷摘了一些,但在第二個晚上丈夫偷摘萵苣後正要爬牆回家時,巫婆出現並指責丈夫的偷竊行為。被發現的丈夫便苦苦哀求巫婆的原諒。巫婆同意寬恕丈夫的行為並允許給他們一些萵苣,但條件是在他妻子生產後必須將剛出生的孩子交給巫婆。丈夫無奈地答應。不久之後,妻子生了一個女嬰,而巫婆也隨即出現抱走女嬰。女嬰後來被命名為長髮姑娘(Rapunzel)。

長髮姑娘十二歲時,巫婆將她關入了森林中的一座沒有樓梯也沒有門的塔中。

當巫婆要去找長髮姑娘時,她會站在塔下喊:長髮姑娘,長髮姑娘,放下你的長髮,讓我爬上這座金色的梯子。」(Rapunzel, Rapunzel, let down your hair, so that I may climb the golden stair.)

在聽到之後,長髮姑娘會坐在窗邊,沿著窗邊放下她的金色長髮。巫婆便沿著綁著鉤子的長髮爬上塔來。

有一天,一個王子騎著馬穿過森林時聽到長髮姑娘從塔裡傳來的歌聲。被長髮姑娘美妙的聲音所吸引,王子開始尋找唱歌的女子並找到囚禁長髮姑娘的塔。但是因為沒有門,因此王子無法進入塔裡。於是王子經常回來找長髮姑娘聽他唱歌,直到有一天,王子看到巫婆回來找長髮姑娘才知道如何進入塔裡。當巫婆離去之後,王子就用同樣的方法讓長髮姑娘垂下他的頭髮。王子終於得以藉由長髮姑娘的長髮進入塔裡並結識長髮姑娘。最後王子要求長髮姑娘嫁給他,而長髮姑娘也答應了。

長髮姑娘和王子開始一起計畫要逃出高塔。為避開白天會來的巫婆,王子在每個晚上來找長髮姑娘並帶著她慢慢用絲所織成的梯子。在計畫即將完成之前,長髮姑娘不小心讓巫婆發現他們的計畫。在第一版的《格林童話》中,長髮姑娘天真地問巫婆說為甚麼她的衣服越來越緊而令巫婆起疑。在之後的版本,則改為有一天長髮姑娘問為何拉別人上來較容易而拉巫婆上來比較困難。盛怒之下,巫婆將長髮姑娘的頭髮剪短並將她丟到荒郊野外去自生自滅。

一晚,當王子在塔下呼喊時,巫婆將辩子垂下並將王子拉上塔。當王子發現他看到的是巫婆而找不到長髮姑娘時,王子大吃一驚。憤怒的巫婆告訴王子他再也見不到長髮姑娘時,王子情急之下便往窗外跳並被塔下的荊棘刺瞎。

接下來的幾個月,王子只能在鄉間的溼地附近流浪。在此同時,長髮姑娘生了一對一男一女的龍鳳胎。有一天,當長髮姑娘一面唱歌一面在河邊提水時,王子又聽到長髮姑娘的歌聲。於是兩人重逢。兩人互相擁抱時,長髮姑娘的眼淚讓王子的眼睛重見光明。公主告訴王子巫婆已死。最後王子帶著長髮姑娘和他們的一對龍鳳胎回到他的王國,從此之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维基百科的評論

在這個故事中,巫婆被稱作Mother Gothel,是德文中一個教母常見的稱呼,意指過度保護的父母。

對於長髮姑娘的母親,由於當時民間的觀念認為拒絕孕婦所渴望的任何食物是危險的事,所以家庭成員多會盡力來滿足這種需求。這種需求通常表示對维他命攝取的需求。根据格林童话1812年和1857年两個版本之間的區别,可以發現在後來的版本中,巫婆被塑造成一個更加負面的角色,而一些有性暗示的情節被删除或替换。原始版本偷情的洩露是由於姑娘懷孕後詢問巫婆為何衣服尺寸不合,在後來的版本中則被替换成詢問為何巫婆比王子重。不過在後來的版本中還是在最後提到姑娘生了双胞胎。

我一直對女巫在歐洲童話故事中的壞形象很感興趣,為什麽?這跟教廷的打壓女性有關,而從十二世紀一直到十六世紀的獵女巫運動,可說是歐洲史上的一個黑暗期,一種的集體歇斯底里,我懷疑跟教廷的推波助瀾有關,因為教廷是反智的,跟中國用儒家來愚民一樣,所以歐洲後來才有文藝復興,從此理智抬頭。

這齣舞劇很忠實的把長髮姑娘的故事演了出來,當然表現手法各人不同,當天的布景,音樂,旁白,光影謍造出一個不是很童話的情境,其實我說所謂的童話故事本來就不止是講給小孩子聽的故事,在古早的時候,一般人也需要娱樂,而說書是最簡單的方法,故事當然取材自日常生活,例如,女巫可能是一個略懂藥草的女人,那時醫药不發達,女人很容易在生產中死亡,又如長髮姑娘十二歲時被關入塔裡,為什麽?因為那個年紀她會開始發情,所以要阻止她失去處女身,或是繼母嫉妒她年輕貌美,不讓她出來交際,以免搶走繼母的光彩,等等,甞試着还原故事,很有趣。

Sadler's Wells 劇院是以舞蹈出名的,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棟建筑是第五次重盖,還不到二十年。

Sadler's Wells 劇院

水井被保留下來

  

當天有親子同樂活動

 

arrow
arrow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