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歌劇院雷雨  

上海歌劇院來到倫敦我最喜歡的London Coliseum劇院演出中國現代歌劇雷雨。

 
皇家包厢

雷雨是一個你我耳熟能詳的老掉牙故事。

富家少爺和女佣生了一個兒子,富貴人家當然不可能娶女佣為媳婦,所以留子驅母。

30年後,周家老爺已經成婚,有了第二個兒子,但是周家並不是一個快樂的家庭。

雷雨一開始就是周家的富家奶奶悲春傷秋,傷心她的愛人移情别戀,很快的,我們就發現她的愛人正是周家大少爺,噢噢。

大少爺的情人則是,咳咳,一位年輕貌美的女佣,所以歷史重演,而且不止這樣,小少爺也愛上了這個女佣。

繼母不死心一直對大少爺糾纏不休,但是大少爺計劃和情人私奔。

這時年輕女佣的母親來探視女兒,在無人的廳堂上看到周家老爺的照片,唉唉唉,那就是當年無情抛棄她的少爺啊,真巧!

她要带女兒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爭執中,女兒昏眩跌坐在地,原來她已經有了!

唉唉唉,這怎麽是好?可憐的母親說不出你們是兄妹的話,因為那會殺了他們,最後只好叫他們跑到越遠越好,就去過你們自己的日子吧!

可惜不知情的周家老爺這時非要强出頭不可,命令大少爺向他的生母下跪叩恩。

這這這,這時才發現是兄妹的情人,怎麽承受得住這樣致命的打擊呢?!同時小少爺也發現了母親跟哥哥的畸情,嗚嗚嗚!

無法面對這個残酷的事實,年輕女孩奔跑到山坡頂,和追趕她的小少爺一起被雨夜裡的雷電打死了,同時,大少爺也擧槍自盡,這樣就劇終了!

完全没有啟發觀眾看完這齣戲後有什麽深刻的意義

至於這麽凑巧,永遠是具有兄妹關係的大少爺和女佣墜入情網,而不是女佣愛上没有血緣關係的小少爺?

也許這有科學的解釋。

我曾經在英國報紙上看過一則真人真事的報導。

一對從小失散的兄妹,分别被不同人家收養,互相不知道對方存在的两人,長大後偶遇,竟然覺得互有親切感而墜入情網,結婚以後才發現是兄妹。

也許血緣具有神秘不可解的吸引力吧!

而且從前的中國盛行表親婚姻,家翁、家婆的別稱「舅姑」就是源自表親婚姻。

古代某些國家的皇室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而有兄妹或姊弟結婚的習俗,例如古埃及,還有古代日本皇室血親婚姻也很常見,常有同父異母兄妹或姊弟通婚,也有不同輩分的血親通婚,並曾經規定皇后需出自皇族。

可見"近親相姦"的觀念始於現代;基於優生原理,夫妻如果血緣關係太近,容易將生理和精神上的缺陷遺傳給下一代,所以我們才反對近親結婚。

可是這樣視近親有性行爲關係為敗德甚至是邪惡不能容忍的事,造成了不少的悲劇!

平心而論,雷雨的音樂還不錯聽,随着劇情,一會兒憂鬱,一會兒激昂,中規中矩。

 

但是舞台上民國時期的長袍馬褂,旗袍,甚至民國時代的用語,有讓雷雨顯得是很粗糙的舞台劇。

我很驚訝這是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曹禺的劇本,但是反過來想,曹禺本來就是民國時代人,所以他的劇本带有當濃厚的味道。

老實說,我覺得曹禺的劇本已經完全過時了,尤其中國共産黨曾經破四舊,為什麽今天他們要選擇演出曹禺的雷雨呢?

當然是因為中華文化裡的父權思想啊!

這種父權思想,留子驅母的動作,带出了一連串的悲,但是中國人有學到任何教訓嗎?没有,直到今天,他們還是得意洋洋的以此作為中華文化5千年的代表對外輸出,真是可悲啊。

看看希臘悲劇吧!戲劇不只是娱樂,還要能够讓人深思,辯論,這才是真正值得觀賞的戲劇吧!

上海歌劇院的雷雨真是貽笑大方,但是也很悲哀的反應了今天的中國還有台灣都還在擁護一成不變的令人作嘔的中華文化父權思想!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倫敦客蓁子 的頭像
    倫敦客蓁子

    蓁子的倫敦亂亂走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