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llows and Amazon  

偶然觀看了英國少年冒險電影Swallows and Amazons。

原本我對少年冒險故事沒有興趣,但是電影設定在英國美麗的湖區,寧靜悠閑的下午,我想說看看漂亮的風景也不錯嘛。

改編自同名少年冒險小說,Swallows and Amazons電影一開場就是30年代的英格蘭,一位母親獨自帶著五個孩子到湖區度假,因為她丈夫當時正服役於英國海軍,目前被派

駐在香港,所以無法全家一起來度假。

父親離家前,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年齡和性向,公平的準備了小小的禮物,以彌補大家不能一起度假的遺憾。

所以漸漸長大的長子獲得了父親的小刀;喜愛寫作的小女兒,則得到了一本筆記本。

借住的湖區農家有一艄小船,湖中有一座小島,四個大孩子向媽媽請求: 讓我們自己駕船去小島上露營吧?!

講話帶有濃重蘇格蘭口音的媽媽,雖然最先有些猶豫,最後還是答應了,因為她相信孩子長大了,應該勇於嘗試户外活動,就像當年她把蘇格蘭高地當自家後院玩耍一様。

孩子興高采烈出發,島上遇到當地姐妹檔的競爭對象,還捲入蘇聯間諜事件。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正向樂觀,充滿親情,友情,愛國情操的少年冒險電影。

看完Swallows and Amazons,最讓我印象深刻和感慨的是,英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態度。

例如,片頭父親公平對待孩子的禮物,是不是比華人可能捏造出來的孔融讓梨故事更有凝聚手足情誼的力量呢?!

多少成年華人兄姐至今猶記,當年被父母逼著對弟妹讓步的所有的委屈和不平的心情呢?!

片中母親也以身教勝於言教的態度,教導她的孩子禮貌,責任,誠實,勇於認錯的處世態度。

Swallows and Amazons一片當然是過於簡單美好的故事,就像英國詩人Philip Larkin說的:

“They fuck you up, your mum and dad.
They may not mean to, but they do.
They fill you with the faults they had
And add some extra, just for you.

But they were fucked up in their turn
By fools in old-style hats and coats,
Who half the time were soppy-stern
And half at one another’s throats.

Man hands on misery to man.
It deepens like a coastal shelf.
Get out as early as you can,
And don’t have any kids yourself.”
呵呵。

何況,我認為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說,父母的時間,精力,資源有限,所以嚴格來說,手足是處於競爭的狀況,要不然,為什麽不論中西文化,都時時強調兄弟姐妹友愛的重要性

呢?!

除此之外,我是從小被父母教導,不要管他人閑事,只要認真念書就好的世代;很多臺灣人不了解,這是完全自私自利的家庭教育,即使孩子後來上學,背誦了仁義禮智,那也

只是為了考試得高分的手段罷了,不是需要在現實生活裏實踐的道理。

大抵上,一般英國人的公民素質是比臺灣人高的,這是我在英國居住多年的觀察心得。

為什麽?比較臺英家庭教育之後,答案不言而喻。

談完嚴肅話題,最後來看看美麗的英國湖區和約克郡蒸汽火車舒心一下吧。

 

arrow
arrow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