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itation Game  

模仿遊戲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齣催逼人落淚的落難英雄悲劇,但是在仔細檢視整個事實之後,發現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英國人Alan Turing被公認為是現代電腦之父,他是個科學天才,二戰前已經在他的母校劍橋大學成為院士,並且為英國政府擔任分析密碼的工作,試圖破解德國一座非常優越,甚至有人說無法破解的密碼機。

二戰開打,同盟國更是急迫的需要破解納粹德軍的密碼機。

Alan Turing雖然在破解納粹德軍的密碼機一事上居功厥偉,但這是團隊的成就,非他一人之功。

例如他的機器是以加强一位波蘭人的設計為基礎做成的,不少軟體點子來自於同事的貢獻,當時英國共有數千名成員共同努力破解納粹的密碼機等,甚至他本人也不是像電影裡演得那樣完全不通人情,不懂人情世故的孤僻天才。

劇中破解德國密碼機,Alan Turing扮演上帝脚色的情節更是嚴重誤導觀影人,因為那樣的重大事件,只有英國政府最高層才能决定。

導演和編劇把事實重組,讓不同的人物做非他們所曾做過的事情,結果造成觀影人看後覺得身為同志的男主角Alan Turing,戰後因為不堪英國當時嚴厲的反同性戀法律,最終自殺身亡,得年才41歲。

編導的說詞是,電影是藝術創造,不需一板一眼的述說事實,不然豈不成了電影版的維基百科?話雖然這麽說,他們這樣扭曲史實,加入種種催淚的通俗劇情,其實很可惜,也很錯誤,因為Alan Turing的人生故事已經非常精彩,根本不需要這些廉價的撒狗血劇情。

所以,那就抱着輕鬆的態度,觀賞這部還不錯看的電影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模仿遊戲 影評
    全站熱搜

    倫敦客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